网站首页 艺师介绍 最新资讯 陶艺文萃 作品展示 荣誉证书 留言中心 联系方式 邮局登录
  • ·钱建荣陶瓷艺术馆
  • ·馆长:钱建荣(13815111909)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汤蜀北路6号
  • ·邮箱:13815111909@163.com
  • ·网址:www.qjrty.cn
  • ·在线QQ:
1.国家级职称证书查询:www.wea.com.cn
2.打开网址,点击证书核验”
3.输入“钱建荣”
网站首页 > 最新资讯 > 紫砂壶艺
钱建荣--谈新时代紫砂艺人的自我修养
  • 作者:钱建荣    来源:钱建荣陶瓷艺术馆    时间:2011/10/15    点击:1872
    紫砂千年的文化沉淀,一直秉承清新典雅的壶风。  传承至今,紫砂的造型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得到不小改进,然而其风貌依1日:温润如君子,  豪迈如丈夫,  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神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紫砂事业,自古因紫砂相关之人推动与推广而得到发展,如供春之于书童,曼生之于文人等等,对于紫砂历史发展的脚步起到一定的提速作用。但是紫砂艺人的自我修养为提高,那么紫砂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如果紫砂没有文人雅士的参与以及紫砂艺人的自身素养的修养为提高,那么紫砂的面貌何来清雅之容?
    按字典的解释,自我修养是指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工夫,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指个人道德修养能力的培养和自我道德完善的过程。
    紫砂艺人的自我修养是必须按时代的轨迹去进行自身紫砂艺术的提升,这里面包括熟悉紫砂专业技法、解读紫砂文化内涵、提升紫砂从业道德以及理解紫砂深邃意境。所以,在新时代的紫砂艺人自然需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延承紫砂千年盛誉,正视自身的从业态度。
    前苏联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C.C Stanislavski)著有《演员自我修养》,书里有句名言: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对于紫砂界而言,同样是没有愚钝的紫砂艺人,只有没有经过努力学习钻研,没有端正的从业心态,没有对紫砂深入的了解,从而导致自己成为毫无建树的艺人。没有自我修养,便没有深厚的紫砂修为。
    据证,宜兴陶瓷业的起源应该不晚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紫砂器其成型方法多和手工日用陶砂锅小罐等的制法相一致。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文中记载了金沙寺僧削竹如刃的手工捏作及供春断木为模的成型技法。到了时大彬之后,制作方法最大的改进是用泥条镶接拍打凭空成型,宜兴陶瓷业的技术体系才真正形成。几百年来,紫砂全行业的从业人员,皆以此种基础技法训练学习。后来至曼生之后,紫砂又添风雅无限,遂致有紫砂全面盛名。
    当今适逢紫砂发展的最好时期,世人对紫砂之褒奖与估值也空前涨高,于是市场难免有所急功近利。一些紫砂艺人擅用非紫砂原料制作不纯正的紫砂壶,以低价出售,于是有了今年六月初“紫砂门”事件,致使紫砂受辱。虽然媒体的报道以偏概全,牵连到真正紫砂作品的行情,然而对于当今紫砂艺人的自我修养敲响了警钟,同对也进一步调整对紫砂市场的规范性。
    其实,紫砂无论是商品还是艺术品,  既然冠以“紫砂”二字,则必须使用纯正的紫砂泥,切不可为市场商业撇弃职业道德而紫砂造假,鱼目混珠,以次充好。所以,无论是紫砂艺人或是为紫砂所生计者,都必须端正自己的从业态度。李渔在《闲情偶记>说,“茗注莫妙于砂,  壶之精者,  又莫过于阳羡”,如果到了我们这一代成了“壶之造假者,莫过于阳羡”,则紫砂之不幸,紫砂艺人之大不幸。
    所谓紫砂艺人的从业态度,不仅是指职业道德,而且也是指紫砂艺人对紫砂及其技艺抱以虔诚的态度去学艺或是创作。试问,一个技法都不熟练的人就把自己的拙劣作品在市场上售卖,岂不有辱紫砂?!
    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拉动者。盛世之下,中国文化艺术品的价值亦得到空前提升。比如元青花瓷“鬼谷子下山”于2005年拍下2.3亿元人民币,创了亚洲艺术品价位记录,今年6月初黄庭坚的《砥柱铭》又刷新成4.368亿元的拍卖天价。紫砂同样也拍出历年来最高价:在今年5月16日举行的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翦淞阁文房清供专场上,顾景舟制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成交价成交,创下宜兴紫砂之最。
    这件紫砂作品为什么会拍下如此高的价格,首要就是中国经济腾飞,“盛世玩古董”,此言不虚;第二,这件作品的作者足“紫砂泰斗”顾景舟,众所周知,顾景舟不仅紫砂技艺精湛,更是具有极高的文化素养;第三,这把石瓢壶由多位艺术家联袂合作;壶体上“湖帆”刻铭一一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相明先生属、吴倩并题(吴倩乃吴湖帆①)。壶盖有“顾景舟”篆印,壶底为“戴相明②”篆印。
    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就是因为艺术品的本身包涵着文化与历史价值,更是成为考证一个时代的文化印痕。自明迄今,有诸多文人参与设计、书铭、题诗、绘画和刻章,人数多达数百人。其中较著名的陈继儒、董其昌、郑板桥、陈曼生、翟应绍、吴大激、吴昌硕、任伯年、黄宾虹、唐云、冯其臃和亚明等。这对宜兴紫砂文化内涵的扩展和深化,起了极重要的推进作用。如果艺术品的创作者没有文化素养与艺术造诣,其作品难登大雅,更遑论名垂青史,留于后人赞叹敬仰了。
    紫砂艺人在旧时被说成“做壶的”,当今谓之“做壶的”则有贬义之意,意即一味做壶,而不懂得提升自身专业技法与文化修养,只是模仿,  而无创新。  成为一个具有文化素养的紫砂艺人,才有资格成为参与推动紫砂发展的一股力量。
    那么当代紫砂艺人不仅需要虚心求教,勤于各界专业知识,而且还须躬行实践,知行统一。紫砂这门艺术并不是孤立于其他艺术的,而是融汇书画、篆刻、雕塑等很多艺术,所以对于紫砂的艺术创作绝不是信手担塑,而是必须在无为心境之上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以期达到紫砂创作的灵感不断。上世纪七十年至八十年代,宜兴陶瓷工艺厂曾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以厂校挂钩的形式,很多紫砂艺人都进入有系统地学习培训,后来大多成为一时之俊才。
    所以,如果只是技艺精湛老到,若无深厚的文化素养,开宗立派且不论,就是开一时新风都很难。当代紫砂艺人的艺术修为不能仅停留在技艺这一层面,艺术品的本身就需要文化嵌入其中,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才能随着时间的前进而越显珍贵。
    直面紫砂时代的变革,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阿拉伯地理学家爱垂西氏就撰文介绍质地极佳的宜兴陶器。明崇祯三年(1630年)紫砂壶开始销往欧洲和暹罗(泰国),被称为“红色瓷器”或“朱泥器”;均陶缸盆产品销往日本,被称为“海参器”。清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起,宜兴陶器被东印度公司订购,运往泰国、缅甸和印度等国。康熙四十八年,德国人包特格尔在德累期顿城仿制紫砂壶,并撰有《朱砂瓷》的论文。乾隆四十五年西班牙国王查理士三世在布思来提罗设立瓷厂仿制宜兴陶器。之后,紫砂品不断销往东南亚以及美洲、欧洲等地的国际市场。
    紫砂出口国外,有很大一部分的产品是所进口国定制的,自然会制作具有其国风格的作品。所以紫砂历史上,不仅有珐琅彩紫砂,亦有镶金嵌银忧殳上釉的作品。这是历史时代坏境所赋予紫砂的另一种风情。当今紫砂艺术的沿袭与变革同样有着当今时代发展的印痕与脉络,新时代紫砂艺人对于紫砂的扩展必然要参与其中,极尽其力。
    宜兴紫砂乃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集陶瓷工业和器皿造型、雕塑、绘画、书法、文学、金石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这门千年的技艺经过时代的不断发展与不同文化的交融,紫砂受到历史以往时期更多的关注。
    紫砂自出现便得到世人垂青,现又逢盛世,对于当今紫砂艺人无疑是最好的时期。这里说的最好时期,并不仅仅是说创作时期,还有就是紫砂目前已经呈现出 “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局面。无论传统紫砂或现代紫砂,其作品之风貌呈现出大不同的意韵。比如传统器型的《供春》、《石瓢》、《传炉》、《鱼化龙》、《如意》、《井栏》、《虚扁》等等,经过后人不断改进与修饰,都体现出不一样的意境;其现代紫砂更是融入现代美学之元素,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新派紫砂作品,其形神皆新风顿显。
    同时,当今紫砂艺人在新时代的环境下,面对的事物较之以前更多复杂,不仅是紫砂的大环境,更多的是时代变革所带来的市场利益与更多诱惑。当今紫砂艺人若为市场带来的利益所趋,则创作本义则不纯,  心境则不可能豁达。  当今紫砂艺人首先是创作第一,面对紫砂带来的利益与荣誉淡定从容,不宠不惊。
    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对于紫砂艺人创作的表面手法从及紫砂从业人员的人数都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热爱紫砂艺术与从事紫砂艺术的人越来越多,处于新时代紫砂的艺人们如何提升自我修养,自是任重而道远。
    ①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后更多万,又名倩、倩庵,字通骏,东庄,别署丑移,书画署名湖帆。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现代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收藏家。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②戴相明(1942-2002)小名莲生,铁画轩创办人戴国宝之子,戴相明经营铁画轩数十年,呈现中兴之势,至1956年公私合营,按政府安排进上海市土产公司任职,1986年退休。
 
 
  版权所有(C)2017 宜兴市丁蜀镇钱建荣陶瓷艺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汤蜀北路6号  手机:13815111909
  备案:苏ICP备18010277号-1  在线统计
  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宜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