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荣,国家级高级研究员高级工艺师。195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陶艺世家,自幼酷爱陶艺。春夏秋冬如一日,勤恳研习,力求创新,早在1980年就与工艺师刘惠大一起切磋技艺,同时得到陶艺各派的悉心指导,致力于风格的最求。多年来又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的悉心指导,技艺日趋完善。1990年制作的陶艺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竞相收藏。
1991年成为江苏省博物馆民间研究会会员,1996年与工艺美术大师蒋蓉合作的“仙鹤汉方壶”在中国国际第三次国陶瓷艺术节(宜兴陈列馆)亮相,并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2004年制作的大型紫砂“苏东坡雕塑直像”(1.97米)被江苏省宜兴市教育局收藏于丁蜀高级中学及东坡中学内,并且荣获作品被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江苏台、上海东方台专题报道,《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无锡日报》等报刊杂志刊登。同年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2005年经文化部人才中心审定并颁发了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格证书,同年六月,破格授予“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06年3月被国家文化部人才中心命名为中国著名陶艺大师、中国艺术家,并编入文献史册《艺术中国》的丰碑。2011年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并获爱心大使荣誉称号。
钱建荣出生于陶都这块神奇的土地,自幼得到陶瓷艺术的熏陶和启蒙。1980年开始在紫砂圈里拜师学艺至今的30余年岁月中,走的是一条用心血、智慧和汗水铺就的紫砂成才之路。30多年毕竟不是短暂的瞬间,而是人生弥足珍贵的青春年华。钱建荣在良师的指教下,一直刻苦而执着地耕耘在紫砂百花艺苑,播种春天的希望,收获秋日的金黄。集子里收录的百余幅紫砂及一些其他陶艺作品的图片,无不折射出他的天赋和才华。我为此而感到欣喜和快慰,也分享着紫砂艺术带来的欢乐。
宜兴紫砂壶的纯朴、典雅与茶人的舒畅、休闲心境总是和谐共美。我很高兴地看到钱建荣的传承与创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荀子·劝学》篇中的一句名言。在紫砂壶创作领域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艺术青春,集聚知识才能上升高度。可喜的是钱建荣能够汇集紫砂壶的灵气和文脉,把至真至美的情愫奉献给他的广大壶友和藏家。
例加,“江苏明珠套壶”,呈现出竹编器物的造型艺术,壶体宛如一只蟹篓。那根根竹篾,纵横交错,经纬分明,凹凸有致,疏密有度,全凭钱建荣精心雕琢而成,很吃功夫。还有点缀于壶体和壶盖里的螃蟹和蛳螺,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蟹趣图。尽管作品“盛不下吴越风情”,却“独秀陶苑显神奇”。生活的律动在菊黄蟹肥时得到张扬,这就是作品所具备的情致和趣味。又如“梅花套壶”、“报春套壶”、“含梅壶”、“佛手壶”、“寿桃吉祥壶”等壶艺作品,可以感受到花草带来的万种风情和淡淡笑颜,是唯美的、抒情、寓意的。这都是钱建荣的灵感思维和匠心独运,由此,他的制壶技艺不断地走向成熟与丰满。